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酒の小小窝

苦不尽,甘常在。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今夜的风  

2013-08-11 00:10:34|  分类: 生活感悟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今夜的风 - 冰珊瑚 - 酒の小小窝
 

午后白花花的阳光暗淡下去,我晒了一个露台的所有大公仔小公仔还没有干透,影子刚把它们一个个收进屋里,天边一声闷雷,雨簌簌而下。

这样的下午,安静地呆在屋子里,叠着衣服、看着书、上着网;这样的夜晚,雨后凉风习习,后院中架上一口锅,妈妈煮了啤酒鸭,菜园里摘几把新鲜蔬菜上桌,就着星星点点的灯光,美好的晚餐就是这样简单。

今夜的风,在饭后渐渐地大了,篱笆因为挂满了藤和结满了瓜而被风吹得摇摇晃晃,忙不迭地收拾田园,扎紧篱笆。

回屋,风停了。过去一周没来得及写下的话,倒像是未至的大雨,期待着簌簌而落。

 

1

上周日,去了卡夫卡咖啡门前的“创意市集”,十几个小摊位,顶着烈日逛了好几圈,在喜欢的小物件面前流连又犹豫。

后来买了一间微型小屋,横截面积只比巴掌大一点,家具精致可爱。大汗淋漓在摊位前选了“洛奇小镇”系列的“田园密语”,因为成品太贵(贵3倍以上),只好买了材料包,想着自己一点点拼凑起来,会更有成就感。

回家后打开材料包才傻了眼,一本写满步骤图的说明书,密密麻麻的。对影子说:卖家说很多男孩子买回家亲手做了送给女朋友的……

这种需要极大的耐心的细致手工活,说实话我也不是真的指望他来做。但他也一点都不客气,用诚恳的眼神向着我:“走吧,咱去换个成品,别指望你做得出来,更别指望我!”

真是泄气!为了平伏我的幽怨,他马上说帮先帮我做个椅子。第二天,他说帮我做个桌子。第三天,他说做个吊柜吧。第四天,他把墙壁和地板做好了。第五天,用肥硕的手指做了个细小的窗户。第六天,做了一只比花生米大一点的壁灯,通上电源后亮了,高兴地喊我来看。

就这样,他一边看球赛,一边几乎是屏住呼吸才能不至于把这细小的一切一不小心摧毁掉。就这样,每天都默默地打开材料包和说明书。

实在心软就说,跟你开玩笑呢,放着我自己会慢慢弄啊。

他没有理我。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小椅子、小窗户和小壁灯,他说“这才是艺术!”

我没办法认同这种“艺术”,但我可以接受它蕴涵的另一种深意。

今夜的风 - 冰珊瑚 - 酒の小小窝
  

2

我的一个带了半年的实习生转正一个月了,成为了我的同事,也是人们声称的“下属”。但我从来没有把她当成下属,而更像朋友、妹妹。

因为之前带过一个下属不是很顺心,同事看不过眼,就指出是我“没有威严”而导致,并且质疑我这样的人不具备管理才能,更别谈什么“领导艺术”。但我的内心只为“下属”不能认真工作而痛心过,却从未觉得自己需要树立所谓的“威信”,更从未用“怨”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人。

不喜欢他们说“你太善了所以她才欺负你”,在我看来,工作不存在“欺负”,合作不愉快并不代表我吃了亏,受了委屈,事件本身是独立的,并不足以上升到道德审判。替我“抱不平”的人,我也只能笑而不语。

但我坚决不要成为那样的人。我会和我的“下属”谈心,谈生活,谈理想。上周利用休息时间我给她写了封邮件信,信中谈及工作与理想,谈到我初毕业时面对环境、团队和计划的困惑,鼓励她勇敢去追寻自己想做的事,尽管现实有一些不如意,但仍然要学会如何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现在的工作,热爱有些迷茫的际遇,热爱一个不甚完美的团队。

写完,就像给我自己也加了一剂满当当的正能量。

当晚,她用手机一个个字给我回的信,也让我意外万分。我曾经在她毕业抉择去留的时候,明知道她能干却还是没有挽留,只希望她潇洒地去做自己想做的,千万不用因为“重感情”而留下。

一直以来,总觉得她如果不是我的“下属”,可能我们能够成为更亲近的朋友。但凡到了制度中的“上级和下级”,总是平添几分隔阂,有些话就真的抑制住了。我乐于承认她在业务上比我能干的地方,乐于接受她在个性修炼中比我更“稳”和“硬”,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是相互促进,共同成长的。

我厌恶一切埋没人才的“阶级偏见”,有时候想,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是什么?上级一定比下级厉害很多吗?不就是因为到了某个阶段,你的某种经验的积累,你与某个职位的匹配度是这样,因此位置是这样而已。

从她的回信中,她似乎能理解到我的这层意思了。对于这位90后姑娘,我一直鼓励她不要成为“上司”的助手,而要成为一个你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,做真正意义上的独立。

 

3

弟弟在做公益创投的项目,有时候帮他们做品牌宣传的时候会想起大学时期参加过的NGO,想起工作营的事,想想怎么把过去那份纯粹的力量用在今天的团队中。

感触很深的是我们的这个圈子里,认识的camper都一个个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,在工作和生活中,却还是会因为这个组织的一些召唤,而再次凝聚在一起。而且,总是那样真诚。像从未离开过。

不知道现在还有哪个组织能够有这么深厚的凝聚力,我们在想方设法地做机构的文化建设,团队建设,明明一样是做着有益于社会的事,结果却相差万里。社工和义工,当专业性更强、当目的性更强、当涉及个人生存和利益问题,纯粹的东西就相应减少了。

上周,曾经一同参加过湘西小学营的camper,两位当年的小男生,顶着发福后的啤酒肚和沧桑大叔的容颜,挤上了开往吉首那趟慢性非空调的绿皮火车,颠簸18个小时硬座,带着我们十几位“小老师”的期待,重走了一回青春。

看到他们发回来当年义教的学校的图片,看到当年的孩子们变成了大人,忍不住找回当年的娃娃脸再看。岁月在我们留下几刀,却在孩子们身上添了光彩。成长是一个这样的过程,自己看自己的,并不美丽;却能够透过身边的他们,从他们成长的美丽中,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
就像我最近在机构里遇到几位毕业后投身社工行业的camper,几年前看他们,还是有点“二”的,有点“脑残”的,今天都出落得大大方方,工作起来,总是比其他社工要顺眼一些。(不得不承认,我还是真有某种情结啊。)

回想起自己,毕业后的这几年,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嫌弃自己,艳羡着走在前头的人;然而,我最终也会成为别人眼中“长大了,成熟了”的一个吧。看来,还是要继续地专注地走好自己的路,修炼一生,朝着更从容的方向走去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94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