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酒の小小窝

苦不尽,甘常在。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向“文化”小跨一碎步  

2010-04-02 10:32:58|  分类: 工作手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向“文化”小迈一碎步 - 冰珊瑚 - 酒の小小窝

向“文化”小迈一碎步 - 冰珊瑚 - 酒の小小窝

(很长见识的一场讲座,同时,也是我第一次呕心沥血写四个版的讲座。为了传承报纸一贯的风格,编辑在对我的“创新”赞赏之余,表示“没办法,规定动作还是要做”,所以,忍痛……我现在贴“未规范”的原文上来,篇幅也很长,弄个开头部分意思一下好了。)

 

“性感”是对灵魂的不抛弃不毁灭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朱大可《转型中国的文化选择》讲座之解读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文/本报见习记者杨冰珊 

很犀利 也很细腻

五年前,《南方人物周刊》对朱大可进行过专访,谈及外人一般不知的“秘密”:号称“话语高手”的他实际上不敏于言。3月27日下午3时许,朱大可穿着灰色的中山装,用一种轻缓的步伐,微笑着走上了大讲坛,静静地听着主持人的介绍。未发言前和倾听观众的提问时的他,眼神笃定,嘴角带着弧度。难怪有江湖传言:看朱大可人,怎么也和“文化恐龙”联系不上。

但只要一联想到朱大可在对国内文化界,曾经一语惊人将余秋雨讽喻为“文化口红”,那杀个回马枪时使的“一下穿喉断魂口红刀”的毒辣招数,说朱大可宽厚,恐怕就有些不合适了。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,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和视角存在,有不同的观点、立场、利益存在,而朱大可正是一直在关注、思考和警惕无意义的聒噪和沉默。

现在,朱大可是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,传媒在介绍朱大可的个人履历时,多冠之以文化学者,批评家的头衔,并以这样的句子形容:因其前卫的思想、对社会弊端的激烈批评、独特的话语方式,以及守望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深刻,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产生广泛影响。这些对朱大可来说,似乎一点都不重要。朱大可在当天的演讲中依旧思路清晰,话语尖锐,一展他“细腻和犀利”混合的气质,亦被他戏称自己的话语方式为“性感”。

从他执笔闯荡在批评界,敏感地反抗着一切与人性不符的事物开始,他那尖锐透明,却又处处印着隐喻的、嘲讽的语言,就让很多人无法适应。他真是一个魔法师,用思想之刃,划开伪饰的言说,努力用细致准确的语言使其透露一点人性的光。

其实,朱大可在江湖中并非以飞刀见长,他惯使的是一柄净重五百公斤的大铜锤。他轻易不用铜锤。铜锤不出,江湖不宁。还有人形容,朱大可的手掌好像捏着一根银针,随时准备给如此虚弱的中国文化扎一下。


 

 刚刚,婷姐又给我“上课”了。实际上看上去很温文乖巧的她,是不喜欢当“老师”的,她说:“你不要以为那些名记者有什么了不起的,谁也不比谁聪明,只是个人的经验和累积不同而已。我们都是同行,本来就是互相学习的,是一种交流和学习。”

即将离职,婷姐在报社的最后一天,还是拿着刚出炉的报纸,拉一张椅子就在我身旁坐下。 先是谈及我写的这个朱大可讲座的专题,“朱大可有一点说得特别好,个人要有自由之精神、独立之思想。”我的文章经过编辑的“把关”,再到主编那再一次“把关”,呈现出来的东西,未必就是最好的。“你每次在专题做出来之后,都要思考,到底,别人给你改的,和你原来的东西,是哪一个更好。”

比如标题《很犀利 也很细腻》,改成《犀利哥?细腻哥?》,这个就让我拍案叫好。而《邓丽君、崔健和王小波帮助国人‘翻身’》,被改成《邓丽君、崔健和王小波,国人“身体解放”的有力推手》,就显得冗长、累赘。

而朱大可在接受采访中谈及自己的“名气不够郭敬明大”这一点时,说大众文化在金字塔的低端,占有一定的空间,所以郭敬明有大量粉丝,但是金字塔的塔尖应该是属于时间的掌控者。我就挑出这个亮点,作为访谈的标题《有人主管空间 我们主管时间》。婷姐也很喜欢,可是主编最后改了,抓了另外一个亮点。窃以为,原标题比较好。咔咔

关于标题,婷姐说自己喜欢简洁的,最好不要超过10个字,要起得巧妙,允许信息不完整,留给读者好奇和想象的空间,让人想要看全文。“但是,提示语和标题不一样,你一定要记住。提示词必须是信息完整的。”我在文中犯了一个错误,在访谈的内容中,挑出了其中“有亮点”的话语作为提示词,但是忽略了直接截取过来的语句存在“信息不完整”的缺点,让人觉得是一句“有用的废话”,必须到原文去找到原话上下文理解一番。其实,提示词应该是提示一个完整的信息内容,尽量是原话,不要概括,让人一眼就看懂并且接收到了其中的信息。

我们在报社翻阅着过去4年多来的报纸合订本,讨论着一个“出彩”专题的做法。“这些套路和做法是死的,但是在细节处理上我们可以是灵活的。”操作一个上万字的专题,“引用资料”是经常要做的,“资料可以贴,但要揉进故事,而且关键在是否揉得看不出痕迹。”写得好的专题,有故事有资料,糅合得像“蜜和油”,读起来既有意思也不空洞;但是不好的呢,就会感觉“水和油”,资料浮在故事之上,很生硬。

 和瀛瀛同学在南都公众论坛实习的感受一样,除了可以听一些名家的讲坛,感受文化的盛宴(虽然我一直以来不热衷,听不懂),小小向“文化”靠近一点点外,我也十分感激,有这样的与同事交流的机会,可以学到好多东西。

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这个“周末大讲坛”请过的名人包括:王蒙、梁文道、贾平凹、林夕、许鞍华……一个区政府能请来那么多“名家”,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能藉此改造一下肤浅的我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6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